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现在这个酒店仍然有着浓重的乡村气息。大堂只能算作“小堂”,摆放着多年前记账的机器,墙上挂着鹿头,还有格里格与酒店主人太爷爷的照片。房间里面很简陋,窄窄的铁床,窗户上挂着薄薄的小花布窗帘。热水不足,温度也很低,睡觉时只好蜷缩成一团,

在通往餐厅的休息厅里,放着格里格使用过的、当年用马拉上来的钢琴。旁边的一个小圆桌上,放着格里格《钢琴小品》集中《特罗豪根的婚礼》的手稿。这个小品原名《祝贺者》,就是为这里举行的庆祝活动而写。手稿的纸张虽然已经发黄发脆,但笔迹依然清晰。乐曲开始,左手的五度双音恰似民间提琴手奏出的民间舞蹈的节奏,烘托出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旋律。乐曲是典型的挪威民间的调式,再现了民间婚礼的欢乐场面。

格里格写的66首钢琴抒情小品,是他运用和提炼民间音乐素材的典型。这些小品出神入化地描绘了挪威民间生活的场景:哈当厄提琴手欢快的琴声、乡村姑娘忧郁的歌声、节日里奔放的舞蹈、民间传说里善良的山妖,都在他的一首首精美凝练、珠圆玉润的钢琴小曲中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

我们在奥斯陆国立音乐学院参观图书馆时,负责人特地向我们介绍了挪威作曲家林德曼对于挪威音乐的贡献,而音乐学院的音乐厅即命名为“林德曼音乐厅”。林德曼就像匈牙利的柯达依,在搜集整理民歌方面成绩斐然,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而格里格的很多创作素材即来自于林德曼所搜集整理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民歌集。

99年访问挪威时,我在林德曼音乐厅演奏了格里格的《春》和贺綠汀的《牧童短笛》,并向奥斯陆音乐学院的师生介绍了中国音乐,还回答了一些听众的问题。望着这个熟悉的地方,当年的情景又跃入脑海,历历在目。

在参观位于沃斯(Voss)的乌勒.布勒音乐学院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格里格所深深热爱的、一生都在践行的建立挪威的民族民间音乐体系的思想,在这里播种、成长并发扬光大。

这所音乐学院之所以名为乌勒.布勒音乐学院,是因为早在1863年,乌勒.布勒就希望建立这样一所音乐学院。建院的宗旨就是为了搜集民间音乐、学习民间音乐、保存民间音乐。他向政府申请资金,但遭到了国会的反对。原因是他的在美国建立新挪威项目的失败,所以不被信任。

在乌勒.布勒110年诞辰之时,挪威小提琴家贝恩豪夫特.欧萨(Bernhoft Osa 1910—1990)开始实现布勒梦想的行动。他出生在沃斯,不仅演奏挪威的民间小提琴,也在柏林学习过小提琴。他找当时的文化部长游说,得到了支持。1976年,挪威第一个民间音乐学院即欧勒.布勒音乐学院成立,目前已是全挪威的民间音乐中心。到2007年,已先后有一万二千名学生在此学习。学校的课程有民间器乐、民歌、理论和舞蹈。从1996年开始,学院吸收民间音乐家学习音乐理论,学制2年,4年硕士毕业。

陪同我们前往的达格芬.巴赫(网络音乐先锋、MP3播放器的研发者之一,他后来参加了当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音理会)就毕业于这所学校,看得出来,他对母校的感情甚笃,愉快地在各处走来走去。

音乐学院的院长告诉我们,他们对于即将开始与中国音乐学院开展的交流计划,十分期待和高兴。想来现在两个学校间一定已经是交流频繁了。

后记:

为什么格里格的音乐一直到今天还为世界人民所热爱?我向格里格专家、《格里格代码——爱德华.格里格及其音乐》的作者、卑尔根艺术节的项目总监埃尔林.道尔(Erling Dahl)先生提出这个问题。他这样回答:“一、格里格是优秀的作曲家,又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二、他的作曲非常有个性;三、创作采用了民间音乐的素材。”看似极为简单的回答,却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但是我认为,除了这三点以外,天才——这一点恐怕是决不能回避的。

在写这篇文章时,格里格的音乐始终伴随着我。那清新优美的旋律、多彩多姿的和声、凝练的结构、丰富的技巧,都在我的脑海中衍化成一幅幅挪威风土人情的画面……。                                         (全文完)

  福斯里酒店里格里格使用过的钢琴

达格芬.巴赫的家庭午宴

可爱的挪威小山妖

奥斯陆维格兰雕塑公园——生命之柱

雕塑公园里的雕塑

雕塑公园里的雕塑

格里格专家埃尔林.道尔先生

与梅园梅的父母合影,身后是他们美丽舒适的“大木屋”。

话题:



0

推荐

张弦

张弦

1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人民音乐》杂志主编。现任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合唱协会副会长、《人民音乐》杂志顾问。编审。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