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第一巷——双龙巷
一个巷子出了两个皇帝!恐怕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吧?他们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这就是被誉为开封第一巷的双龙巷,巷的名字就由此而来,也因此被称为宋文化的源头。双龙巷呈东西向,长约 1000米。巷子西口的一处民居山墙上镶嵌着一个石雕龙头,成为双龙巷的标志。
传说五代时期,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有个读书人名叫陈抟,隐居华山潜心修道,得道成仙。有一天,陈抟下山遇到一位从洛阳逃难而来的汉子,肩挑两个箩筐,每个筐里坐着一个小孩。陈抟又惊又喜,不禁哈哈大笑,直笑得坠落驴下。行人问他何故,陈抟说:“我道天下无真主,一挑担着两盘龙,天下自此定矣。”并给了这汉子一些银两,嘱咐好好照顾这两个男孩。这汉子不久来到开封,无处栖身,只好住在鸡儿巷里的一座破庙里。饥寒交迫,两个孩子冻得直哭,汉子找来柴草生火取暖。庙里的和尚梦见有火龙飞入庙内,惊醒后对那汉子说:你的孩子是龙……。
这位汉子名叫赵弘殷,两个男孩即赵匡胤和赵光义。后来,赵匡胤成了大宋王朝的开国之君。他去世以后,弟弟赵光义继位。于是,人们将“鸡儿巷”更名为“双龙巷”。
不仅如此,民国时期,数位名流前后在双龙巷居住。他们中有杜孟模(著名数学家,20世纪60年代曾任河南省副省长)、孔祥榕(孔祥熙的本家,孔子第75代孙)。韩复渠(曾任国民党冀鲁豫巢匪总指挥,河南省主席,山东省主席)、罗章龙(早期中共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
双龙巷受到众名人的拥趸,或许他们是想沾沾仙气、沾沾龙气?已无从查考。但也正由于此,足见双龙巷的不凡,是个福地。
开封名校静宜女中
在双龙巷的深处,静静地矗立着一所中学。虽貌不惊人,却深含底蕴。这所中学就是静宜女中(1951年更名为“开封新生女中”,1952年改名为“开封市二女中”,1956年定名为“开封市第八中学”)。
她的历史,要追朔到20世纪初。1902年,传教士何安业派意大利籍神父谭维新,在中国神父时慎修的陪同下来到开封,要求清政府同意恢复天主教会。1905年他们在开封市袁坑沿街路东购买民宅一所,改建为教堂,天主教会从此在开封恢复。谭维新于1920年前往美国及法、意、比各国进行活动。他在美国邀请山林圣玛利主顾会修女盖夏等人同来开办学校。
1930年,盖夏姆姆受谭维新主教的委托,在双龙巷路北购置民房,开始改建扩建作为校址。因谭主教请人为盖夏姆姆取的中文名字为“陆静宜”,大家一致要求用“静宜”二字作为校名,一方面表示对姆姆的崇敬之意,另一方面也纪念她创办学校。校名定为:河南私立静宜女子初级中学。
1931年国民政府颁发新教育法令规定,教会办学必须在向教育厅立案以后,才可以开办。又规定,校长一职必须由中国人担任,学校须成立董事会。1932年私立静宜女子中学校校董共有9位知名的天主教人士,他们中有天津圣功女子中学校长,前北京大学校长,北平中央医院董事,前求新工厂厂长,辅仁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研究员等。英启良是天主教著名人士英敛之(英敛之曾创办《大公报》及辅仁大学)的侄子。他担任了静宜女中的首任校长。1936年静宜女中校董增加到13人,里面有著名教育家、天主教著名人士、先后创办震旦大学院、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的马相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著名企业家、慈善家陆伯鸿,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时任河南省主席刘峙,河南省政府主席、保安司令商震,著名实业家、中国近代经由买办发展成为民族资本家的朱志尧,时任河南教育厅厅长齐性一等。
开封是河南省的省会,是本省的教育文化中心,天主教在开封的力量也很雄厚。所以,静宜女中在创办之初就定位在很高的起点上,当时学风严谨,算是开封有名的贵族学校。静宜女中要求很严格,学生一律住校,每周六可回家一晚,星期天下午必须回校。寝室里每个学生一个床和床头柜,柜旁挂一白布口袋,装换下的衣物,床上一律白色床单铺平,讲课使用英语。
1938年6月,开封沦陷,日寇到处烧杀劫夺。开封所有学校均因战争被迫关闭。盖夏姆姆将停课的静宜校园辟为临时难民营,收容受到战火波及的中国难民,提供医疗与照顾。并派有意大利籍神父主持校园秩序,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进入。静宜女中校园前后共收容前来避难者近二千人。校园悬挂差会国家的国旗,避免了日军的轰炸。大约一个多月后,避难者开始离去,到年底难民才逐渐散尽。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当日黎明,日军即全副武装包围了当时住在自由路(今开封市宾馆)美国本笃女修会和驻在双龙巷静宜女中和理事厅街教会对面的美国山林玛利主顾会的全部美国修女17人,押送到山东省潍县集中营。静宜女中同时也被封闭停课,经开封教区意籍传教士出面交涉以后由意籍神父负责,才同意复课,盖夏姆姆和修女们才被释放。
1943年9月,因美英盟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意军溃败投降,由意大利籍神职人员主持管理的静宜女中,因为遭受日军封闭而停课。后经梵蒂岗罗马教廷驻华代表蔡宁的安排,从信阳教区调来两名德国籍的神职人员与日本侵略军交涉后,静宜女中在停课达三四个月以后才又复课。静宜女中虽然在教会的保护下得以艰难的继续办学,但是要接受日伪政权的监督,但静宜女中在日伪统治期间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这就是静宜女中,它为开封引进了西方教育模式,在提供教育机会、培养教师和优秀人才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置疑的积极贡献。
回到妈妈的母校
5月25日,已是下午5点多了,开封的天气仍然炎热。我随八中的徐玲老师来到开封八中,它的前身就是静宜女中。
适逢周日,校园里静悄悄的。迎面是逸夫楼,两旁有多株枝繁叶茂的白玉兰树和攀附在楼墙上的叫不出名的绿藤红花。白玉兰花苞饱满多姿,簇簇红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艳丽。右侧是一座二层小楼,有着长长的外廊、一个个的拱门,红砖灰墙。这是一座古朴的建筑,民国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们来到二楼学校的文化室,里面陈列了以王佩英等这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和事迹(王佩英,静宜女中第一届学生,文革中因反对打倒刘少奇而被枪决)。徐老师说整个文化室将重新布置,妈妈也会有一席之地。
徐老师给我拿出了线装本的静宜女中的名册,妈妈的名字席佩兰赫然在列。徐老师又拿出了一本宣纸的纪念册请我题字。我不假思索地写下了如下的话:
1937年底,我的妈妈席佩兰从静宜女中投入抗日的战场。妈妈在这里得到了知识、修养和文化的滋养。我在七十多年后,替妈妈重访故地,感谢这片土地,感谢培养她的静宜女中。
我的心怦怦地跳,眼睛湿润了……
1937年11月25日,妈妈过了15岁的生日,38年1月就离家出走。但她却有着扎实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品格修养。特别是她还不时说出一两句英语,更是令我瞠目。多年来我时有纳闷,却没有问过妈妈,她也没有说过。妈妈去世后,在寻找妈妈的资料中,我发现妈妈前后上的两所中学都是以教学质量高而闻名全省。初中在河南省立汲县初中就读,高中则在开封静宜女中就读。据载,河南省立汲县初中(现为卫辉市第一中学)“民国时期,学校教师队伍素质高,教学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还看见了让我眼睛一亮的记载:“先后有学生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作者)、席瑞兰(我的二姨)、席佩兰、樊静修等奔赴陕北参加革命。”静宜女中“当时这所学校因教学质量高而闻名全省”。正是这两所学校,以其正规的教育、严谨的学风,给妈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大门还是那个大门,校园还是那个校园,时过境迁,已经没有那个时代的踪影了,遗迹也所剩无几了。但刹那间,时间仿佛穿越了——妈妈就在我的身边步履轻快地走过,在操场上快乐地奔跑,在课堂里专注地听讲……。这里,那里,还有那里,到处都是妈妈青春的身影,弥漫着妈妈温暖的味道。
第二天中午,徐老师热情地邀我听听他们的合唱团,校长、书记特地赶来陪同,令我感动。看着孩子们稚气的笑脸,听着孩子们嘹亮的歌声,我的思绪不禁飞到77年前:一个和她们的年龄相差无几的、稚气未脱的女孩子,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里,投入了抗日的滚滚洪流。
没有家仇,只为国殇……
注:双龙巷、静宜女中及河南省立汲县初中的资料来自百度百科和网上搜索,略有增删修改。
双龙巷的标志——民居山墙上的龙头 静宜苑,后墙上镶嵌着“校训”、“静宜女中办学宗旨”和“开封八中培养目标”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