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辉煌的历程——钢琴大师殷承宗卡耐基音乐厅首演30周年音乐会即将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举行。
音乐会的曲目有:
莫扎特:《b小调柔板》,Op. K540
莫扎特:《D大调回旋曲》,Op.KV485
舒伯特:《四首即兴曲》,Op.90
勃拉姆斯:《f小调奏鸣曲》,Op. 5
三首中国作品:
殷承宗改编:《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钢琴伴唱《红灯记》选段
黎英海和殷承宗改编:《春江花月夜》
王建中和殷承宗改编:《彩云追月》
殷承宗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钢琴家,几十年的演奏生涯,形成了他独特的演奏风格。他的演奏既严谨细腻,又热情浪漫。他的触键音色极为温润丰盈,技巧娴熟精湛,风格纯正。既擅长演奏精致典雅的作品,亦可纵横捭阖激情澎湃。是一位全能型的演奏家。
殷承宗在音乐会上演奏的七部作品丰富多彩,兼具古典与浪漫风格。
莫扎特《b小调柔板》,Op.K540 。这首作品均衡雅致,精美隽永,始终处于冥想和沉静之中。
莫扎特《D大调回旋曲》,Op.KV485 。莫扎特有两首“未完成”音乐作品,一首是《d小调安魂曲》,一首便是这首形式上虽然完成、但听觉上似未完成的《D大调回旋曲》。
这是—首跳荡着青春活力的乐曲。曲中用巴赫的《D大调五重奏》中的旋律加以延伸发展。全曲充满童稚的天真烂漫。主题不断出现的装饰奏,给乐曲平添了温柔俏皮的意味。
舒伯特:《四首即兴曲》,Op.90。舒伯特创作了两组即兴曲,第一组Op.90(D899),第二组Op.142(D935),每组四首,共八首,均作于1827年。它们是古典与浪漫相结合的完美典范,是钢琴小品中的明珠。它们在和声、曲式、织体、结构等方面具有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特征,又融合了浪漫主义音乐抒情优美的风格。它们大都是三段体或变奏曲,旋律优美精致,结构简单清晰。
第一首,C小调。强奏之后,淳朴清雅的歌唱主题出现,和声逐渐扩展丰富。
第二首,降E大调。A段的三连音似行云流水一路欢歌。B段转入b小调,表达了一种执着的诉求。
第三首,降G大调。自始至终,右手同时弹奏出旋律和分解的和声织体,左手给以低音的衬托。旋律如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般深情优美,加以波澜般的织体层层推进,使你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第四首,降A大调。主题似串串珍珠发出熠熠闪光。中段的升c小调,旋律热情,均匀丰沛的和弦衬以绵长的旋律,不断递进,有倾诉,有叹息。
无疑,勃拉姆斯《f小调奏鸣曲》Op.5,是钢琴家全面展示深刻哲理和艰深技巧的重磅作品。曾经的辉煌、坎坷的道路,使钢琴家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勃拉姆斯的作品,应是钢琴家充分披露内心的复杂、彷徨、诘问和向往等诸多情感的上佳选择。
这首德国浪漫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结构复杂、构思宏大。奏鸣曲有五个乐章,时长近40分钟。1854年10月23日,克拉拉.舒曼在莱比锡演奏了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1863年1月6日,勃拉姆斯在维也纳演奏了全曲。
第一乐章:庄严肃穆的快板,f小调,奏鸣曲式。轰鸣的第一主题连续转调,进入抒情的、同样连续转调的第二主题。音乐在不断地攀升,始终处于急遽的紧张不安之中。
第二乐章:充满感情的行板,降A大调。此乐章附上了一首诗(作者斯特劳)的标题《年轻人的恋爱》,原诗大意:“夜幕低垂,皓月当空。在此两颗心,因爱而结合。相互依偎,相互拥抱。”此乐章为复三部曲式,旋律优美圣洁,充满意境,令人遐思翩翩。
第三乐章:谐谑曲。有力的快板,f小调。是德国乡村圆舞曲的再现。时而诙谐风趣,时而豪放不羁。
第四乐章:间奏曲。降b小调。此为勃拉姆斯对于奏鸣曲式的创新。乐曲简短紧凑。有着强烈的力度对比,笼罩着哀痛和矛盾的心绪。
第五乐章:终曲。此乐章有“回顾”的副题。据说也是根据斯特劳的一首同名诗作而写,勃拉姆斯藉此抒发了他在莱茵河畔遇见的一位少女的情思。
诗的大意是:“啊!假如你知道树林如何地很快枯萎,森林如何很快地就变成没有半片树叶,也许你就不会如此冷淡,也不会如此冷酷无情,而你一定会以柔和的笑靥来面对我!”
音乐百转回肠,缠绵缱绻,充满了柔情和伤感。
这首奏鸣曲具有史诗性和交响性,构思宏伟、技术艰深。其幅度宽广、震撼魂魄,是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完美结合的一首分量极重的奏鸣曲,成为德奥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
殷承宗改编《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钢琴伴唱《红灯记》选段。这首钢琴曲以京剧唱腔为主旋律,钢琴丰富的和声和流动的织体为烘托。全曲明亮清澈,一气呵成。
钢琴曲《春江花月夜》和《彩月追月》均为民乐作品的改编曲,是写景喻意抒情的中国钢琴作品的成功之作。皓月当空,湖光山色,树木扶疏,花影婆娑。五声调式的运用,织体的变幻,技巧的创新,都给乐曲增添了或迷离静谧、或开阔雄浑的韵致和境界。
让我们翘首以待,祝愿钢琴家音乐会成功。
原载《今日艺术》第8期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