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肖邦的音乐响起,大幕拉开。肖邦躺在床上气若游丝,病入膏肓。他要求亲人在他死后把他的心脏送回波兰。话剧《肖邦》采用倒叙的方式,从肖邦到法国开始,表现了他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肖邦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处于沙俄统治下的波兰人民为了争取自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斗争。而肖邦在出国以后在流亡生活中,无时不刻惦念着祖国、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在法国,艺术上得到了发展,而精神上却无比孤独,变得敏感、自闭、神经质,但在他的内心却犹如时刻奔突着火山的岩浆。在他的钢琴曲中,装着肖邦全部的精神世界,浪漫、诗意、爱情和悲怆。

在此剧上演之前,重点宣传了“音乐与话剧的跨界”,为什么叫“音乐话剧”?什么是“戏剧肖邦”?什么是“音乐肖邦”?这正是我感兴趣的、想要探究的。

因为是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故事,理所当然,全剧贯穿着肖邦的音乐。喜、怒、哀、乐,都有肖邦的音乐衬托和渲染。而独出心裁之处,是穿插了完整的钢琴家的演奏——乐池里三次升起,演奏家尼科德姆.沃伊切霍夫斯基先后演奏了肖邦的《谐谑曲》Op.31、《船歌》Op.60和《波兰舞曲》Op.53。

这种方式好不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从戏剧的角度来看,觉得剧情的发展出现断裂。但是从音乐的角度看,却觉得并不突兀,反而把人物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在音乐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甚至比戏剧更加丰富。此时的观众沉浸在音乐里,品味着、解读着舞台上的肖邦,他的丰富的思想、细腻的情感、他的纯洁的心灵。这是一种尝试,很新奇独到,值得赞赏。

反观肖邦的扮演者于洋,他的几次“演奏”也都尽心尽力、激情澎湃。但是我觉得他在钢琴上的表演还是越少越好,如果处理成观众看不到他的手和琴键,会更加自然。特别是在他和钢琴家“同时演奏”时,尤其使观众分心,似乎没有必要。有评论说他的动作“蒙”过了许多专业人士,这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是应该较真的。

这部话剧的舞美简洁,具有很强的意象性——纱幕、红色的砖墙、转台的应用,特别是最后推到前台的、装有肖邦心脏的巨大的墓碑,既给观众以现实视觉,也给观众以想象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冲撞力和震撼力。

在剧中,有两处运用的戏剧手法很成功,一处是肖邦同时与艾士勒和乔治.桑对话;再一处是艾士勒两次给肖邦父母的信用念白的方式说出来。

饰演肖邦的于洋在表现昂扬的情绪时游刃有余,但我觉得他激情有余、懦弱、犹疑不足。他的外形也较为壮实而不够纤弱。从总体上说,他还没有掌握肖邦的气质:高贵、文雅、忧郁、单纯。这些气质,都体现在肖邦的音乐里,作为一个演员,短时间内也难以捕捉。

乔治.桑是小说家,她在当时的法国乃至欧洲都是惊世骇俗的。她完全无视于社会习俗,崇尚女权主义,男装打扮,抽雪茄,举止另类。她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她和肖邦的关系除了爱恋,更多的是对于一个音乐家的驾驭控制的快感。

江佳奇的表演多了女性的温柔,缺乏乔治.桑的凌驾于男人世界之上的气度,缺乏冷峻的力量。肖邦与乔治.桑的性格有着巨大的反差,但在剧中却表现得很不明显,恰恰可以大大表现的戏剧的张力和闪光点却荡然无存,不能不说至为遗憾。

为什么话剧《肖邦》基本依据的是1945年好莱坞的电影《一曲难忘》?我觉得这是最大的问题。这很容易,但也最无创意。想想看,快六十年前的版本,其故事之老套,情节之简单,人物之苍白,特别是处理成小丑一样的教授艾士勒,简直不忍卒看。如果多参考一些书(历史书和传记),多听一些肖邦的音乐,浸淫其中,一定可以创作出更生动鲜活、更符合历史和肖邦的真实、令人耳目一新的话剧《肖邦》。 

后记:

本来呢,是自己买了一张票,因为肖邦这两个字,我是无论如何放不下的。而且我特意挑了17号的票,为的是听听来自波兰的钢琴家弹的肖邦。结果17号上午票刚送到,就接到国家话剧院院刊的约稿电话,手上的票被他们换成0排5号,准备好的望远镜立即扔回抽屉!但欢天喜地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负担:不好怎么办?不喜欢怎么办?

不幸而言中!总的说比较失望,因为剧本不是创作是照搬,因为演员太“大众化”而不是“这一个”。这就是熟悉肖邦和熟悉肖邦音乐的结果,呵呵!隔行如隔山,一点不错!

上面就是约稿,够正儿八经的吧?

肖邦的心脏就安放在这里

 

话题:



0

推荐

张弦

张弦

117篇文章 8年前更新

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人民音乐》杂志主编。现任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合唱协会副会长、《人民音乐》杂志顾问。编审。

文章